(365医学网 分享)“腹主动脉瘤是血管外科常见疾病,传统最常见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是开腹的动脉瘤切除加人工血管置换。自从1991年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EVAR)应用于临床以来,由于其创伤小、临床效果确切而受到广大医患的欢迎。EVAR的必要前提条件是瘤体两端有良好的瘤颈,流经的形态在EVAR治疗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近端瘤颈的解剖条件不良目前仍然是限制EVAR应用范围的主要原因。好的瘤颈处理决策将有助于进一步拓展EVAR的适应证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这是在2020年8月20日举办的“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血管外科胡何节教授的主旨发言。
胡何节教授授课截图
胡教授表示:复杂瘤颈的EVAR在高危不适合手术的病人是一种可选择的方法;烟囱等技术能够保留分支血管的血供,但应慎重选择包括,远期分支血管丢失、二次干预;对于大角度、锥形瘤颈,应选择柔顺性好、有主动固定结构的支架,以免术后支架移位。PUSH-UP技术有利于角度大、长度短被导丝矫正直而绉缩的瘤颈充分利用。
据悉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主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承办。开幕式及全体委员扩大会议时长3.5小时,来自全国血管外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线上,共襄盛举,开幕式共有15654人在线观看,持续在线观看全部时长的有269人,点击量达92910人次。
本届学术会议在8月20日-22日将继续举办三天的学术会议,每天同时设有4-5个分会场同时进行,共设有25个学术时段,邀请了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和全国血管外科医师,共同聚焦血管外科规范化培训和学术前沿,探讨血管外科领域年度热点内容,搭建血管外科医师学习交流的平台,全方位展现血管外科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此次的会议不仅让我们收获了知识,更收获了友谊。让我们期待再相约!
专家简历
胡何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立医院)血管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外科片主任。
安徽省血管外科分会候任主委,安徽省外科学会常委,安徽省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分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七届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交流协会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学委员会常委、腔静脉阻塞性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享受安徽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中华血管外科杂志、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等编委。
曾赴日本东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血管外科等研修。现专业从事血管外科疾病诊断治疗,同时开展了血管外科相关基础研究。
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安徽考区首席考官,承担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安徽考区执考及考官培训工作,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评估专家库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各一项。承担多项安徽省自然基金及安徽省卫生厅重点学科项目。